记者:您认为,在我国当前人口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对吸纳就业有哪些作用?
从就业效应来看,我国城镇化、服务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1
可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既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也包括制造业内部和服务业内部的调整和升级其中的共同点是,产业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
大力发展服务业对就业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本波:城镇化发展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3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2.6%但中上收入国家的城镇人口比重普遍在70%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依然有较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大差距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依然存在,长期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较大
记者:当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机遇、发展重点及难点在哪里?如何取得进一步突破?
图片
□本报记者 赵祥昆
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影响几何
由于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全球分工也决定了我国制造业比重会高于同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因而近期内工业及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会大幅度下降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城镇化逐步完成,消费需求中物质消费比重下降、服务消费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会显著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将由于消费升级和生产的服务化带动而大幅度上升我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预计到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将下降到40%以下,第三产业比重将达到55%左右
李云鹏
张本波: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是由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格局决定的,我国长期以来更多地扮演了 “世界工厂”的角色;另一方面与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有关,工业发展仍处在自身积累的高速增长阶段,与服务业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还未得到有效体现另外,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化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未根本打破等因素也抑制了服务需求的有效增长
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2013年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将对就业产生哪些影响?大力发展服务业,对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吗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将发挥哪些作用?本报记者日前针对这些话题采访了相关人士
[责任编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记者: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等国家的产业结构还存在哪些差异?国外的发展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张本波:我国目前正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并将在2020年左右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进而向后工业化时期转变的必经过程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历程来看,一般都经历了工业比重上升的工业化阶段和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上升的工业化后期与后工业化时期
我国城镇化、服务业的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得到充2014年第三产业比重分体现
张本波:当前,我国就业增长表现出多极化的特征第一产业就业规模持续减少,但其惯性效应依然显著第二产业就业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制造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之后,就业增长出现较快复苏第三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传统服务业就业一直稳步增长,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就业出现较快增长
从长期来看,制造业高端化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即通过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改变以往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格局这也意味着第二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会趋于下降而服务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许多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人员就业通过对第三产业是什么意思近年来我国行业投资的测算可以发现,金融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每亿元投资可增加100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公共服务业投资对于拉动就业也有显著的作用,如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新增投资,每亿元投资可增加3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而全行业平均水平仅为56个左右因而,大力发展服务业,无论对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还是优化就业结构,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化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未根本打破等因素抑制服务需求的有效增长
————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本波
奉化市组织2016年就业创业洽谈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2千人创业带动就业有序推进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290后“另类”就业故事我国第三产业是什么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2多点支撑就业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2宿迁2016年“春风行动”将吸引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1招聘信息进社区 服务居民促就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6-01-11
当前,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能否在近期内实现服务业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一是有效应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输出,特别是打破发达国家在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强势地位;二是充分挖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生产性服务比重多在50%以上,而我国仅占28%左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打破许多服务业领域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存在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四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把发展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服务经济主体
中长期看,第三产业比重将由于消费升级和生产的服务化带动而大幅度上升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日期:2014-02-26分享|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服务业比重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化发展滞后使得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记者:伴随城镇化发展,有更多的农民会转化为市民数据显示,2010年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26332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34.6% 《服务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博时第三产业官网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要提高4个百分点,即达到38.6%左右城镇化发展对服务业提升及扩大就业有什么影响?
记者: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产业 (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比 重 2013年 提 高 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您如何看待这一变化?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依然存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水平?
张本波:产业结构的服务业化,正是后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第二次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如果说在工业化时期,三次产业变动的主要特征是农业部门比重的急剧缩小和工业部门比重的扩大,那么,在后工业化时博时第三产业怎么样期,三次产业变动的主要特征则是工业部门的缩小和服务业部门的扩大从1960年到1995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美国从57.9%扩大到72.0%,日本从42.7%扩大到60.0%,德国从41.0%扩大到65.8%,法国从50.4%扩大到71.1%,意大利从46.4%扩大到65.5%,英国从53.8%扩大到66.0%按全部13个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达国家的简单平均值计算:1971年到1992年,服务业占总体 gdp的比重从54.6%上升到65.4%;1974年到1992年,服务业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从52.4%上升到65.1%正是由于这个重大的产业结构变化,有人才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速度趋缓,但依然保持着服务业化的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仍趋于上升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还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第三产业发展趋势现象,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任务
推动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任务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先进化,是走向后工业化的前提,是走向新工业社会的基础动力后工业化时代的工业产业升级,必须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同步,通过相互依赖与相互支持,形成各产业之间升级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制造业要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不断增长的物质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制造业产业要为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技术支持、人才支持、装备支持以及管理支持另外,在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社会时期,传统的流通服务业第三产业包括哪些比重增长将放缓,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呈上升态势,成为服务业内部占据主导地位的行业从就业弹性的变动来看,近5年来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平均为0.27,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平均为0.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向第二产业转移一个农村劳动力,只能带动0.7人转向第三产业,而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国家,这个指标是两人这也意味着,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城镇化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赵昆绘
从我国产业结构特征来看,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度依赖投资、高度依赖要素投入和国际分工、高度依赖一般加工制造环节和加工贸易之上的,由此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畸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畸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9年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平均为73.5%,中上收入国家为62.4%,中下收入国家为47.7%,低收入国家为49.5%,最不发达国家为47.5%,都高于我国的当前水平与此同时,高收入、中上收入、中下收入、低收入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25.0%、31.5%、38.9%、24.4%、27%,都低于我国当前的水平
身上有得了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