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母题一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母题一: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新课标I卷文综地理4-6题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4.A5.B6.D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对不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

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第5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第6题,通过对文字信息归纳总结,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年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A.公园绿地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

2.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

1.B2.D

考点:考查绿地作用及生态城市建设。

(届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等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3-5题。

3.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4.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来源:学_科_网]

D.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5.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B.地区开放程度

C.人均资源消费水平D.科学技术水平

3.B4.C5.A

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届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

(1)简述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的优点。

(2)说明兰斯塔德“绿心”战略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的原因。

(3)请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疏散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大面积农田、绿地利于改善都市区的生态环境。

(2)“绿心”地区到达周边各大城市距离较短,但“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提高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绿心”战略的实施限制了廉价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人口增加,且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绿心”政策限制土地开发,无法满足“绿心”内居民发展的需求;“绿心”与外围城市长期割裂,影响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心”地区结构单一,游憩功能不足,保护价值小。

(3)限制城镇化对“绿心”的侵占,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业质量,促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地区经济价值;加强财政支持,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2)根据图中位置,和“绿心”战略只发展农业的要求,分析反对的原因。读图,结合图例分析,“绿心”地区到达周边各大城市距离较短,但“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提高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绿心”战略的实施限制了廉价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人口增加,且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绿心”政策限制土地开发,无法满足“绿心”内居民发展的需求。“绿心”与外围城市长期割裂,影响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心”地区结构单一,游憩功能不足,保护价值小。

考点:区域城镇布局优点,实施过程中受到反对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成为中国第13个、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分析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江北新区在江苏省的区位图(左图)

材料二:江北新区将形成“两带、三楔、多斑块”的生态空间结构。“两带”即外围沿江生态带和山水生态带;“三楔“即三条城镇组团间的楔形廊道;“多斑块”即重点保护老山、金牛山等绿色斑块,以及金牛湖、滁河湿地等大型水库和湿地。如江北新区规划图所示(右图)。

(1)图示A、B、C都市圈中,表示苏锡常都市圈的是________,表示徐州都市圈的是________。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海岸线最长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与主城区比,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北新区是我国石化工业的摇篮,这里有著名的扬子石化等大型传统企业。为促进江北新区的持续发展,该地石化工业今后应如何发展?________。

(4)简析江北新区规划的“两带、三楔、多斑块”生态空间结构将给当地带来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

(1)CA 盐城(3分)

(2)①临江水运便利;②地价低,发展空间大;③国家政策支持(3分)[来源:学科网]

(3)①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②促进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③促进石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④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4分)

(4)生态效益: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1分) 经济效益: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1分)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等(1分)

考点:读图能力,都市圈的分布,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取得的效益。









































诊断糖尿病需要做的化验项目有哪些
500患者受益肿瘤医院肝胆联合门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4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