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地走访了长宁县的几家竹加工企业和蜀南竹海景区之后,我们来到了长宁县林业局,从政府层面了解当地的竹产业发展状况。到达了林业局之后,林业局副局长朱维双和产业办公室唐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蜀南竹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以及当地竹产业的转型升级成果及困难。一、发展沿革及现状长宁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打造“蜀南竹海”的品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打造,年左右,蜀南竹海已成长为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长宁县占地总面积万亩左右,其中森林覆盖面积80余万亩,而竹林覆盖面积就已达到73万亩。从80年代的10多万亩,到现在的70余万亩,其间凝结了长宁县林业工作人员的辛勤栽培。随着竹林面积的增加,蜀南竹海的旅游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年,蜀南竹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年,被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年,成功列入第二批“中国双遗产”预备名录。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使长宁县在年的林业总产值达到30亿。二、三类产业面面观蜀南竹海在绝大多数看来是一个旅游度假的胜地,然而,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当地政府对于蜀南竹海的投资仍然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而不是强攻近几年炒得火热的旅游业。在去年收入的30亿林业总产值中,第一产业产值约为10亿,第二产业10余亿,而第三产业接近10亿。1.第一产业:落实基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据产业办唐主任介绍,政府对于蜀南竹海第一产业的投资主要体现在:一是造林,从最开始的10余万亩到现在的73万亩,造林工作卓有成效,且竹海拥有种竹子资源,为全国最多;二是森林生态保护,即对采伐管理和控制的投入;三是森林防火,在夏季高温时期该项投入尤为显著;四则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路和停车场建设等,该项投入也极大促进了第二、三产业发展。2.第二产业:转型时期的痛苦蜕变在谈到当地的竹加工企业时,唐主任低下头,苦笑着叹了一口气道:“今年竹企业的大环境不是很好,据我们最新统计整个县城有大大小小家,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家停产了。”长宁县的竹加工在全国几个比较大的竹产区一直不占优势,唯一的有利点就在于生态资源丰富,竹子产量大、种类多。然而技术方面,长宁县的竹企业这么多年来都不曾有过自己的竹机电厂,竹加工的机械全部从外省进口,主要货源则是浙江省安吉县。不仅竹机电技术落后,在竹生产产业链上,多数竹企业也仅停留在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层面。在市场、物流方面,长宁县处于我国西南山区,交通不便,区位条件远远次于浙江、湖南等竹生产大省。政府对于第二产业虽有政策扶持,但占大多数的小企业仍存在巨大的融资困难。而资金链的运转不善,直接导致了转型升级无法顺利进行。在提及当前火热的电商在竹加工企业中的运用情况时,唐主任无奈地表示:“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知识水平都很低,大学生即便是有各种补助,也不愿长期在西南山区工作,因此技术要求较高的电商在这里并不普及。”3.第三产业:曲折前行的朝阳产业在现代人工作压力巨大的当今社会,周末花一两天时间到清幽的蜀南竹海度假自然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蜀南竹海的旅游业也成为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但前进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从县城到蜀南竹海的路况不好,给自驾游旅客带来困难;停车位严重缺乏;住在景区的几千百姓难以实施统一管理;当地居民与管理机构的利益平衡问题,等等。↑农家乐和小女孩→曲径通幽,竹海深处三、展望未来竹万里在谈到未来几年蜀南竹海的发展规划时,唐主任仍充满希望:“我们要从仅仅在核心景区的竹子。发展成一眼望去整个县城都是起伏的竹林。”竹海的发展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快长宁县“二楠”建设,即楠竹和楠木的双品牌建设;2.引导竹企业到沿海地区学习,发展竹机电,通过市场推广增加消费者对竹制品的接受度,打通下游产品的销售市场;3.现阶段,政府和企业已经与浙江农大、西南大学以及一些科研院所形成合作关系,未来将加强人才的补助力度,引进并稳定技术、管理方面的先进人才;4.交通建设:打造一条直通竹海、不经过县城的快捷通道;5.景区多样化建设:打造熊猫基地,发展佛来山的樱桃、荔枝采摘文化。蜀南竹海的竹产业正走在转型升级的“任重而道远”的道路上。为了解更多政府方面对于竹产业转型升级的解读,我们还电话采访了宜宾市旅游管理局和长宁县建设局,详情请参见我们的下期推送。北京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