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哄而起、盲目跟风,这几乎是中国近几年各地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上风电,一哄而起,建新城,各地效尤。光伏产业能赚钱,无数的政府和企业纷纷跟进,政策支持、土地优供。最终的结果就是产能过剩,泡沫破裂。最近我们调研的安徽天长秦栏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一、安徽秦栏,一个很有希望的电子小镇
秦栏镇位于安徽省天长市最东部,濒临高邮湖,地处苏皖两省交界处,面积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一个典型的苏北小镇。
秦栏镇的经济很有特色:一是民营经济发达。曾被誉为安徽省的温州模式、安徽省私营经济第一镇。全镇拥有个体私营企业多家,成为吸纳就业、致富百姓、贡献财政的支柱;二是电子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主打产品高压包占有国际市场80%的份额,遥控器占国际市场30%的份额。当地流传的民谣是“高压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年该镇的税收已经达到1个亿,农民收入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小镇建设有模有样,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工业小镇。从年开始,秦栏镇的电子产业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二、为什么要转型升级?
对于秦栏来说,市场的变化和生产成本的上升,促使企业家考虑上新项目,而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他们也有了投资能力。
1、用工成本开始逐年提高,传统的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高压包和电子遥控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组装对劳动力需求很大。安徽英发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运朝讲了用工成本提高的情况:“工人工资在80年代是70元/月,90年代元/月,0年元/月。工资的大幅度提高是年之后。6年越过千元、8年元、9年元、年3元,今天是每月3元到4元不等”。用工成本的提高,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2、显像管电视开始被淘汰,为其配套的高压包需求量大幅度减少。秦栏镇所生产的高压包,主要是为显像管电视配套的产品。随着数字液晶电视淘汰显像管电视,到了年高压包的订单开始锐减。安徽都德里利电子有限公司的王柱庆说:“企业的主打产品高压包订单一下子减少了三份之一以上。给大型企业配套的老式遥控器也不行了,欧美市场不接货,国内市场需求量下降。”“我们上新设备,更新产品也是逼出来的。”
3、企业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产业转型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年,秦栏镇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2.5亿只以上,已经形成日加工60万只高压包、万只遥控器的生产能力。由于产业链较完整,制造成本较低,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年销售达20多亿,利润2.5亿,出口创汇达1亿美元。经过10多年的发展,秦栏的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三、盲目跟风,投资光伏产业
秦栏电子产业的转型升级从年开始。他们选择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这种选择既不是自身优势的发挥,也没有深入的市场研究,完全是盲目跟风的决策。
1、看到别人赚钱,头脑发热,盲目跟进投资。秦栏的企业家们说:“年前后光伏产业市场需求远大于供给,在生产之前就已经付款了,纯利润可以达30%,属于暴利行业。”当时可谓是“拥硅为王”的时代,有了原料就是老大,“8年全国生产多晶硅的规模较大(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43家,供不应求”。“原料有的时候甚至是空运过来的,空运的成本很高,但还是能赚钱”。在这种背景下,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市场的供求关系,盲目投资了一大批多晶硅切片生产线。
2、一哄而起,模仿复制。8年的光伏大跃进莫过江苏。该省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光伏产业总产值达3亿元。无锡将光伏屋顶发电工程作为重点,至年,将建成屋顶并网发电工程80MW,太阳能屋顶有望达到百万平方米。扬州则要求年新光源产业产值达亿元以上,争取再用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0亿元左右。淮安要建立总规模万元扶持基金、对光伏产业实行贷款贴息、电费优惠、土地优惠、税费优惠。江苏省的光伏之热还燃烧到各地。8年始,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地都纷纷大上光伏产业园。秦栏镇虽然行政上属于安徽,但经济文化更多受江苏的影响和辐射。江苏省光伏产业的遍地开花对秦栏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和示范。秦栏的企业家都承认“上光伏产业,深受江苏的影响。”“看到江苏那边都搞,我们一窝风都要上”。
3、政府跟风,以行政手段助推光伏产业大跃进。政府之所以跟风,一是因为国家支持,二是认为光伏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前景。年天长市将光伏产业列为新型支柱产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开始了大手笔的全方位支持:
一是实施“大招商”战略。争取到年,入驻企业达到30家、培育以中晖能源科技公司为龙头的2家企业多晶硅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矽力康晶能科技公司等15家企业单晶硅棒和切片销售收入超10亿元,盛星太阳能科技公司等13家企业太阳能电池销售收入超5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产业投资50亿元。争取到年实现产值亿元,上缴税金20亿元,利润30亿元,出口创汇占全市出口额60%以上,财政贡献率达35%以上。
三是成立“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领导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发改、经贸委和秦栏镇政府共十六家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
四是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建设了光伏产业园区、被安徽省确定为安徽省的“光伏产业基地”。
五是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全省乃至周边江苏县市的投资洼地。由专门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项目洽谈、引进、跟踪服务。
六是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和措施:1、用地指标和用地价格优惠。土地整理置换等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光伏产业。2、税收上享受地方留成部分“三免二减半”优惠,争取省国税部门的支持,实行税赋总额比例控制。3、基本建设项目收费减免。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在墙改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图纸审查费、规划综合技术服务费等方面减免。4、按属地负责原则,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5、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政府给予担保。金融部门给予融资倾斜。
从上述情况看,如此规模的行政资源支持一个产业,前所未有。天长市对于光伏产业的疯狂已经不亚于江苏省。在政府如此大力度的支持下,据说当时的氛围已经到了“光伏行业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谁不扩张谁后悔”的地步。
据专家计算,年全国上马的光伏产业园区不少于家,每一家背后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这种政府之间的跟风竞赛,不讲条件,不计成本,违反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兴产业发展路子,很容易就走向它的反面——供大于求、泡沫破裂、产能过剩。
4、银行推波助流,只要锦上添花,哪管雪中送炭。百盛电子的刘宏说:9年时,“银行追着企业给贷款,一个星期有三四家银行到我这里来谈贷款。条件非常优惠,甚至不要求抵押,刚刚谈妥,合同还没签,款已经打过来了”。
安徽天星光纤有限公司的胡总说:“年的时候,订单都接不完,用我们企业家的话说,有的人你货都还没开始给他们生产,钱就已经打过来了。银行之间也竞争,用各种办法来发放贷款。那时是他们追着找我们求贷款。”
刘总激动的讲了他的遭遇,“当时贷的时候不讲条件,现在形势变了开始收贷,又增加了许多条件”。“年以后突然紧缩,不仅贷款不容易拿到,以前的贷款要补办手续,银行要求企业贷款进行联保,夫妻两人有一人为公司的业务贷款,另一个也要签字。企业是有限公司,但却要承担无限责任,这不公平。”
四、转型升级的结果
秦栏镇电子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并没有走多远,不到5年的时间,秦栏镇的光伏产业几乎全军覆灭,不仅是产能过剩的牺牲品。也成了“不转型等死,转型找死”的活标本。
现在的秦栏镇,人少、车少、企业开工的更少,商店关门的却很多,难掩清冷落寞。刘宏是安徽天长市百盛电子集团的老总,他投资的光伏车间,年4月停产,占地2千多平方米,摆满硅晶切片机,却落满灰尘。刘宏说:“每次到这里我都想流泪,我干20多年挣的一个亿都投资光伏产业,现在已经停产一年多了”。“我现在还有几千万的贷款,我是靠传统的老产品支撑着,勉强维持,光伏产业现在还是看不到希望”。
秦栏镇的时任书记吴振文说:“8年开始,上光伏产业,有10几家企业投资光伏产业。其中8家是秦栏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那时的光伏产业寄托着秦栏的未来。
秦栏镇的查贵银副镇长说:“光伏产业年达到高峰,之后产品价格开始一路下跌。现在8家大型光伏企业几乎全部停产,只有2家的部分车间还开工生产”。
胡必林是安徽天星光纤设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按照他的计算:“前几年,秦栏投资光伏产业的损失高达30个亿,”“有将近20几个亿的设备躺在那里睡觉。”
在秦栏镇现任书记孙国勋眼中,光伏产业梦破灭的后果是:“3年政府的税收少了3个亿。如果光伏产业没有产能过剩,秦栏镇如今的财政收入至少是5个多亿,在全省也是排在前面的。现在我很低调,我都不愿意见人。”
五、几点启示和思考
秦栏投资光伏的失败源于盲目跟风。企业本身没有任何经验和行业本钱。被政府描绘的光伏产业耀眼的光环所蒙蔽,“看到江苏人上光伏的都赚钱,就坐不住了”,盲目跟风投入,这是秦栏光伏产业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基本原因。而政府的盲目支持,特别是以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由,采取大跃进、行政推动的办法逼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甚至不计代价的投入大量行政资源予以推动,是导致低水平竞争和产能过剩的另一个原因,也给我们留下诸多启示。
1、政府不应动用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发展。产业升级是企业的选择,要面临市场风险,政府跟风等于把市场风险绑架到社会风险和公共资源配置的风险中。因此,政府不能跟着企业跑,更不能动用公共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政府要把公共资源的配置重点放在民生、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方面。
2、政府要转变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要改变动辄就进行政策优惠,税收返还,给钱给土地等方式,把重点放在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减少乱收费、取消频繁的各种评比、各种检查等方面。一方面大幅度减轻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维护市场秩序,以公平、良好的环境和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做好裁判员,这才是政府应当做的。
3、产业升级、产业发展要由市场主导。必须改变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防止与民争利,防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真正让企业唱主角、让市场规律发挥主导作用。把企业的投资选择真正交给市场。
4、要改变盲目跟风行为,决策要科学理性。一哄而起、盲目跟风实际上是一种体制病。应当改革大一统的考核标准和政策要求。更加重视因地制宜和考核标准与政策要求的差异化,鼓励地方和企业走发挥比较优势的路子。只有这样,产业发展、产业升级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共同面临瓶颈与挑战,国家“特色小镇”战略的提出,为各方带来了新的机遇。尽管大部分特色小镇刚刚起步,但创新与探索已经成为了这批先行者的关键词。
知学学院本次研讨会邀请3种不同类型特色小镇,10堂一线老师重磅课程,6个维度分享与收获,3个特色小镇实地考察,从特色小镇起源、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经验、开发商转型运营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投资运营模式、业态生态与产业孵化、产业规划、产业升级、产业运营、资源整合、文化挖掘与保护、文创提升等方面,共同探讨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
本次课程主要涉及案例有:
杭州梦想小镇
年度浙江省级特色小镇获评“优秀小镇”
萧山信息港小镇
浙江省级特色小镇,突出“智慧”,产城融合
乌镇互联网小镇
昨日江南小镇,今天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对冲基金天堂——格林尼治的基金小镇
台湾鹿港小镇
新与旧的融合,复古小镇换发创新活力
邛崃白酒小镇
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出手打造白酒小镇
大唐袜艺小镇
全球唯一的以“袜艺”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龙坞茶镇
以龙井茶最大的原产地保护区为核心打造茶体验特色小镇
旧州休闲小镇
1+N镇村联动模式以旅游+非遗文化让古镇再生
和顺休闲小镇
文化侨乡的文化保存与旅游发展
这堂课能收获什么
10堂重磅分享
主题一:“特色小镇”起源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
特邀老师:杭州特色小镇职能部门负责人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另辟蹊径,成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打造双创新平台的有力抓手。浙江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浙江经验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在全国引起广泛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