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都张湾
来源:张湾区委宣传部
编辑:叶航
新闻
幸福十堰从张湾出发
--张湾八届区委五年工作巡礼
转型发展多元经济体崛起
五年来,张湾坚持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转型,区域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亿元,比年增长39.4%;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是年的2.7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99亿元,是年的2倍。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上市企业总量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三分之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以汽车产业为引领,生物产业、物流服务、休闲旅游产业全速推进,成为引领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核心增长极”。
这五年,张湾加快转型发展,再造产业高地。低丘缓坡改造拓展城区空间,十堰工业新区承载东风板块、地方组团、生物产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制高点。东风五大板块建成投产,沃尔沃合资公司、新特商总部落户,全球最大卡车阵营诞生。
这五年,张湾全面调整企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全区规模工业总数达家,建成院士、博士后工作站5个、高新技术企业42家、省级以上技术中心26家,挂牌上市企业24家,13家本地企业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重组,全区通过科技、人才、市场、管理创新赢得市场自主权,企业产品社会化销售份额成倍增长,工业经济迈上国际化征程。
这五年,张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提速,三产聚势发力,跨入“百亿元俱乐部”。商业“航母”万达广场、专业市场“标杆”昌升国际商贸城、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希尔顿逸林酒店等重大服务项目建成开业,绿城、金港商谷、华西农商城、高铁小镇、阳光栖谷天街、国瑞天街等商业体聚集“登陆”,十堰科创园、家政服务园、物流快递园相继落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首次达到三成。
生态优先绿色福利全民共享
五年来,在“生态决定生死”理念引领下,张湾围绕南水北调的政治担当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使命,坚持内修人文、外修生态,全面推进绿色张湾、生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五城联创全面发力,成功跻升“全省生态示范区”行列。
这五年,张湾大力实施河道全线截污、工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整治、河流生态修复“四大工程”改善河流水质。完成犟河、神定河张湾段56条支河道公里生态治理工程,建成鄂西北最大的电镀工业园,建成四个乡镇污水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这五年,张湾全力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围绕“一轴两翼四片区”规划,建设以黄龙滩旅游度假区为主轴,七彩西沟、方滩山水画廊为两翼的美丽乡村示范带,花果、黄龙、西沟、方滩四大休闲旅游片区,以四方山、牛头山、白马山、花果山为平台,全力打造开放式生态公园,黄龙滩湿地公园成功入选国家级、大西沟跻身省级自然保护区,市民尽享富氧生活。
民生为本发展成果市民共享
五年来,张湾保基本、兜底线,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全力构建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体系,让市民生活更幸福。
这五年,张湾区致力破解交通发展瓶颈,十白高速建成通车,发展大道、建设大道、风神大道、黄方路、十竹张湾段等城乡主干道通车里程达公里,武十高铁十堰北站建设启动。
这五年,张湾以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为主,打响扶贫攻坚决战决胜战役,全面落实政府帮扶、金融扶持、社会援助联动机制,精准发力。
这五年,张湾投入3.6亿元改扩建中小学校,统筹城乡优质教育大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这五年,张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平安小区、平安社区等十大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跻升全省优秀平安区。
这五年,张湾实施城中村项目改造,探索“房票”模式货币化拆迁安置,8个安置区已封顶,套安置房分房到户。率先探索尝试“零租房”、经济适用房,建成30余个新型农村小区,多户农民喜迁新居。
压实责任营造从严治党新常态
五年来,张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营造绿水青山的政治生态。
这五年,张湾区委深入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围绕“讲好张湾故事,传递张湾好声音”时代任务,聚焦发展、生态、民生,开展“好样的张湾人”主题宣传活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汇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这五年,张湾区委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班子带队伍,建阵地强根基,扎实开展“双十星”争创活动,建合格支部,做合格党员,配优秀班子,区委选人用人满意度连年攀升。
这五年,张湾区委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守“八项规定”,革除“四风”积弊,压缩文件,精简机构,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推行党政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利器,严厉查处顶风违纪、重点领域腐败和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