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
1、产业园区30年发展情况
中国产业园区起始于年的大连经济开发区,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国产业园区30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划分为初始培育、快速成长、稳定发展和创新升级4个阶段,各阶段发展情况见表-1。
表-1各阶段园区发展情况汇总表
2、产业园区30年建设思想
在产业园区30年发展历程中,国家提出相应建区模式、发展方针与园区发展定位,同时不断调整园区建区方针与指导思想以适应园区各阶段发展,各阶段园区建设思想见表-2。
表-2各阶段园区建设思想总结表
3、产业园区30年主要任务:四个阶段
初始培育阶段,园区集中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建立高效的管理机构,创造对外资有较强吸引力度的“小环境”,以便积极引进先进工业项目,开发新技术,增加出口创汇,逐步使开发区成为对外经济贸易的窗口。但是各产业园区大多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较落后,以及园区远离中心城市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等问题。
快速成长阶段,园区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和设备等,为产业园区所在城市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吸引具有产业关联的大量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的关联企业;突出创新,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等,努力构建创新体系;加快园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园区过多重视工业建设,部分园区着眼于短期利益,因而在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以及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等方面仍还不够完善。
稳定发展阶段,园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持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和谐园区建设。园区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和集约使用自然资源,保障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人文环境优越、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和谐、文化品位高雅的现代化园区;努力促进外延型经济与内涵型经济相协调,不断提高产业园区的综合实力。但是园区工作始终集中在产业建设方面,致使这一阶段园区在软环境建设方面,特别是文化氛围、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网络建设方面的投入还不够。此外,大部分园区仅仅局限于园区内的产业发展,园区间的产业合作与融合较少。
创新升级阶段,国家积极推动新升级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特色园区建设,促进园区特色发展,形成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园区产业集聚;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建设“创新环境”的政策体系,促进园区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园区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统筹意识、法制意识、民生意识和生态意识,使开发区功能趋向综合化,经营趋向专业化。
4、产业园区30年阶段成就
年,14家国家级经开区共实现工业产值.94亿元,税收7.90亿元,出口11.4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13.74亿美元。其中—年间,14个国家级经开区GDP、工业增加值、出口以及实际利用外资的平均增幅分别为%、32.4%、75.5%、43.1%。年,27家国家级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87亿元,工业总产值71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
年,54家国家级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77.4亿美元、亿元,与年比较,工业总产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增加29、36、20、13倍;年,53家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净利润、上缴税收、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与年比较,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净利润、上缴税收、出口创汇分别增加65、68、32、77、倍。
年,54家国家级经开发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89%、%;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9亿元、亿元、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年,个国家经开区的GDP、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缴税收、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美元、亿美元,与年比较,分别增加了%、%、%、%、%、%;年,家国家级高新区的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收、净利润、出口创汇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亿元、4亿美元,与年相比分别增加了%、%、%、%、%。
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30年的发展历程,即初始培育、快速成长、稳定发展、创新升级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建设思想、建设任务和贡献成就。初始培育阶段的建设主要通过硬环境建设,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快速成长阶段延续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优化了园区的管理制度,突出园区的产业集聚与结构优化;稳定发展阶段注重园区的内涵建设,意识到园区内外合作融合的重要性;创新升级阶段突出园区的创新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重视园区软环境建设。可以看出,30年来,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的发展路线主要是从“政策、行政化、硬建设”的方式吸引资金和技术向“制度、融合化、软环境”的转型升级发展过渡。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