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江北新区的这个小地方要发达了最新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街道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区位和规划范围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范围是:东至规划环镇东路,南至规划环镇南路,西至规划工业西路,北至宁通公路。规划面积是:5.49平方公里。

规划区在六合区的位置

规划范围图

二、现状用地概况

本规划的总用地面积.93公顷,规划区内现状建设用地面积.62公顷,占总用地的56.04%,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28公顷,占总用49.78%。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6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50.22%。主要为农林地、村庄建设用地及水域。

土地利用现状汇总表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功能定位

横梁镇的行政、文化和服务中心;以居住、商贸和先进制造等功能为主体的江北新区生态宜居特色新市镇。

四、规划结构

规划横梁街道镇区形成“一心、两轴、三带、多组团”的总体空间结构。

一心:镇区综合服务中心,以商业、文化、行政办公、医疗、体育等功为主。

两轴:沿山东路的城镇发展轴和沿滕营路的城镇生活轴。

三带:三条滨水景观带。沿新禹河、灵岩河和金石路的滨水景观带。

多组团:居住组团、公共服务组团、工业组团、物流组团和农业科技大市场组团。

规划空间结构图

五、土地利用规划

本规划的总用地面积.93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72公顷,占93.40%;区域交通设施用地8.98公顷,占1.64%。非建设用地主要为水域,面积为27.23公顷,占规划用地总面积4.96%。

六、居住用地

规划普通住宅用地面积.31公顷,其中现状保留56公顷,规划新增.31公顷。普通住宅主要包括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二类居住用地.25公顷,商住混合用地8.06公顷。其中,基层社区1二类居住用地51.32公顷,基层社区2二类居住用地49.76公顷,基层社区3二类居住用地36.84公顷,基层社区4二类居住用地30.33公顷。规划商住混合用地面积8.06公顷,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70%为纯住宅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分布于山东路两侧和基层社区3内。

居住用地规划图

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按照《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宁政发〔〕21号)及相关规范、标准配建镇区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行政办公用地2处,总用地面积2.67公顷。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2处,总用地1.54公顷。规划体育设施用地1处,总用地2.76公顷。规划1处卫生服务中心,用地面积1.47公顷。规划社会福利设施用地1处,总用地1.78公顷。规划搬迁新禹河东侧的横梁教堂至雨花缘公园南侧,用地面积0.38公顷。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共计62.29公顷,集中分布在镇区山东路两侧以及农业科技大市场内部。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图

八、绿地系统

按照《南京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绿化条例》,规划区内绿色开放空间主要为绿地与广场用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广场。规划公园绿地55.23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10.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5平方米。规划街旁绿地面积为35.23公顷,新建街旁绿地原则上选址于城镇生活性道路、水系、商业街附近,从居住区分布规律及绿地布局的系统性综合考虑,绿化占地比例应不小于65%。规划防护绿地6.61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1.45%。规划广场用地4.77公顷,占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的0.93%,共设置5处广场。

绿地系统规划图

九、产业用地规划

横梁街道镇区产业布局主要为“三园一区”的布局结构

“三园”分别是石庙工业园、姚徐工业园、物流园;

“一区”是农业科技大市场片区。产业用地主要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物流用地以及农业科技大市场内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镇区东、西两片区,东部由姚徐工业园、农业科技大市场、雨润食品加工厂和物流园构成,西部由石庙工业园构成。

(1)对接区域周边,落实重大项目规划注重与周边区域产业对接,依托六合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提绿地系统规划图升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农副食品加工,发挥产业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与周边街镇错位发展;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服装、机械产业,立足带动人口就业。

(2)工业用地综合评价,提出产业空间用地布局与改造策略

本次规划基于省市级重大项目落地、街道自身发展诉求以及企业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街道企业的引导方式,包括保留、整治、拆除。

(3)引入2.5产业概念,研发与产业相结合,形成近远期过渡2.5产业既有服务、贸易、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兼备独特的研发中心、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等第二产业运营的职能。

十、城市空间景观规划

规划形成“两轴连多点、一环串两心”的多层次空间景观结构。

两轴——“一纵一横”十字型景观轴线

"纵轴"为山东路景观轴,对景灵岩山,以商贸为特色。公共建筑采用地方特

色的建筑形式,体现镇区作为重要的商业服务景观特色。

“横轴”为滕营路景观轴,对景方山,以现代产城融合为特色,建筑风格连续,体现镇区人文活力。

一环——滨水休闲景观环由灵岩河和环镇路、新禹河、兴镇路

的慢行空间及滨河休闲文化设施共同构成的休闲慢行景观环。

两心——中心公园景观重点打造城镇中心公园景观2处。

空间景观规划图

十一、高度控制

综合考虑历史镇区空间形态控制、景观风貌保护以及新区现代空间景观形象塑

造的要求,确定“老镇低、新区高”的空间形态。将规划区内建筑高度划分为12米、24米、35米、60米四个区段。

高度控制规划图

十二、综合交通规划

镇区对外交通以公路为主,主要依托宁通公路、灵岩山森林大道、横瓜线、

横新线和王子路。考虑到对老镇区肌理的保护,规划区道路分为主干路、干路、支路和街巷四个等级,形成方格网状的路网结构。规划道路总长度约44.9千米,其中:主干路12.9千米,干路11.5千米,支路20.3千米,街巷0.2千米。

规划路网密度为8.16千米/平方千米,其中:主干路路网密度为2.35千米/平方

千米;干路路网密度为2.09千米/平方千米;支路路网密度为3.69千米/平方千米。

为体现老镇区特色,保护老镇肌理,将老镇区内现状街巷纳入本次规划。规

划街巷1条,为慢行交通专用道,规划红线宽度6—7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形式

综合交通规划图

十三、市政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江北新区战略规划暨总体规划》,实现城乡供水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规划区由远古水厂统一供水,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水源为长江。

规划区环状布置给水管网,供水主干管沿宁通公路、兴镇路、滕营路、山东路、姚徐路敷设,管径为DN-DN。沿其他道路敷设给水支管,管径为DN-DN。对原有老旧管网进行扩容改造,提升水质、水量,降低管网漏损率。

规划区内给水管网以环状布置为主,确保供水安全可靠性。管网末端的自由水头不小于0.28兆帕。给水管道在道路下位置,安排在道路东侧、北侧。

?雨水工程规划

规划设置4座雨水泵站,总规模为10.85立方米/秒。

根据河流位置、地形、道路走向等划分汇水区域,规划沿道路布置雨水管道,分片收集雨水,主要干道雨水管管径为d-d,其余道路布置雨水支管,管径为d-d。规划建设3座海绵型公园和绿地。

?污水工程规划

近期保留现状横梁污水处理厂,待污水处理量达到设计负荷后,改建现状污水厂为污水提升泵站(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在规划区西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占地1.5公顷。扩建现状污水提升泵站。

?供电工程规划

结合《江北新区电网专项规划》,规划新建2座千伏变电站:灵山变、岩叶变。近期保留现状35千伏横梁变,远期随着35kV电网结构的调整逐步取消。10千伏线路近期采用架空方式敷设,远期条件允许时生活区及商业区可采用电缆埋地敷设。

?通信工程规划

依据《南京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按5公里覆盖半径在规划区设置1座电信汇聚机房,预留占地面积约0.22公顷。结合《南京市邮政设施专项规划》,规划设置1座邮政支局。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以天然气为主要气源,由规划区东侧新建的CNG储配站提供。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由规划区新建液化气储配站提供。规划区中压管道主要成支状布置,主要沿主干路敷设DN-DN中压燃气管。其他支路敷设低压燃气管。

?环卫工程规划

垃圾收集站设置于居住区内,每座服务半径按0.7公里设置。垃圾收集站尽量和公共厕所、环卫工人作息点一并设置。规划居住区设置2座小型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均为水冲式,规划设置15座。

?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按防洪标准对灵岩河、新禹河堤防进行进行加固和完善,疏浚河道、增加行洪能力,提高抗御洪水能力,保证骨干河道岸线不被破坏。

消防:设置一座二级消防站。消防用水水源由城市市政供水系统提供,采用低压给水系统。

人防:战时疏散人口按规划人口的60%,人员掩蔽工程标准取1.5平方米/人,则镇区需建人掩工程面积为3.6万平方米。

抗震:一般建筑按7度设防。学校、医院等重要建筑及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水平设防。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开阔地带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十四、六线规划控制

六线即道路红线、市政黑线、绿地绿线、水域蓝线、文物紫线和轨道橙线,均为强制性内容。本规划涉及四线。

道路红线控制图

绿地绿线控制图

市政黑线控制图

水域蓝线控制图

十五、图则单元控制

为便于规划管理,规划范围共划分为9个规划管理单元,具体参见“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图”。其中对每个规划管理单元规定了主导属性、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人口规模、配套设施、绿地广场和规划控制条文等内容。

规划管理单元划分图

规划管理单元详细图则

规划管理单元详细图则

说明

1、本材料是为方便公众了解规划方案,提出反馈意见而制作的参考性文件,不作为法律文件使用,法定规划以最新批复的规划成果为准。

2、本材料仅用于在公告期间征求公众意见。

3、公告时间为三十天,在公告期间若有意见的,请及时反馈。

4、反馈意见的个人,应签署真实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反馈意见的单位,应加盖公章,明确单位地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以便我局联系。

5、本材料最终解释权归南京市规划局。

(江北新区论坛综合整理于南京市规划局文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论坛郑重承诺:

只发精华,不发糟粕!

聚焦江北新区,请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9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