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粤西大地骄阳似火。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新华农场里,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专家们,双脚扎进泥土里,来回穿梭于金灿灿的水稻田间。在这场率先进行的第三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重点推介品种评选活动中,经过专家们紧张的评选,第三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20个重点推介品种正式出炉。(南方农村报记者李金玺赵思扬摄影郑建斯)
在茂名市新华农场这个擂台上,每年都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个品种,等待着行业上下游人们的挑选。本次活动共展示个水稻品种,类型多种多样,有国家超级稻品种展示专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展示专区,优质杂交稻、常规稻品种展示专区,以及企业品种展示专区等,整个展示区面积亩。
评选设立专家组和市场组两个评审组,以品种群体长势、抗逆性、丰产性和米质等指标进行评估,现场展示结果和区试结果各占50%分值。哪个品种能够成为人们心仪的对象?哪个又能够成为市场上的宠儿?
专家组组长陈雄辉研究员查看参选品种
专家详细记录品种指标
烈日炎炎,但丝毫没有影响专家们的兴致
专家们在讨论
市场组成员南方农村报记者刘海英
专家一脚扎进水稻田
受到天气影响,参展品种不同程度受到白叶枯和细菌性条斑病的危害。对此,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周继勇认为,今年年初气候异常,持续低温阴雨、大风气候,早造品种经受了巨大考验。“在这样的条件下,更能筛选出好品种、找到真正适合农民种植的品种。”同时,他也对今年的品种展示工作给予较高评价,认为水稻品种类型很丰富,基地整体的栽培水平也很高。
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陈雄辉研究员时而疾步,时而驻足。“对于感病的品种,专家组一票否决。”他说,抗性好是第一要素。
最终,凭借高产、抗病、质优等突出表现以及良好的综合形状,20个水稻品种脱颖而出,得到评审组重点推介。
以上品种均已通过省审或国审,各地引种请参考当地审定意见。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林青山看了今年的展示区,赞不绝口,他也为明年的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造水稻种植风险大,但要未雨绸缪,提前预防病害发生,同时希望今后有更多育种单位和企业参与到此项展示活动中来。”
据悉,第三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组委会将重点推介品种于7月5日进行标识标注,接受观众审查监督。重点推介品种还将于12月11-14日在广东种博会期间柯木塱展示基地进行公示。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跟踪报道并检验重点推介品种的市场表现情况。
第三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重点推介品种评选组委会专家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陈雄辉研究员
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周继勇
专家组成员: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员、广东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江奕君研究员、国家水稻产业体系华南稻区岗位专家朱小源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水稻栽培专家唐湘如教授
市场组组长:南方农村报副主任揭育聪
市场组副组长:南方农村报记者刘海英
广东水稻产业大会重点推介品种评选活动的召开,也拉开了第十五届广东种业博览会水稻新品种展示活动暨第三届广东水稻产业大会的帷幕。
7月5日,将在新华农场举行大会的启动仪式,全天还会举办“华南水稻产业高峰论坛暨创新技术培训会”、“优质稻米品尝评选以及优质稻米品种、产品现场交易洽谈”和“水稻生产现代机械化新技术与新机具展示”等多项活动。广东全省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科研院校、种子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商、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将齐聚茂名电白新华农场,看禾选种、交流和洽商产业新信息。
本届大会由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主办,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与省农民专业合作推广中心协办,茂名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和南方农村报共同承办。
点击可查看大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