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书记文代会讲话精神注重文艺人才培养
王采
音乐舞蹈学院根据学校的转型发展,围绕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以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己任,确立教学中心地位;以素质拓展为抓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在复合型、应用型上下功夫,使学生既能站得住讲台、又能站得住舞台,为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现学校“文化、旅游、传媒、艺术”办学目标和方向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打造艺术教育品牌”为抓手,加强西北地方音乐、舞蹈文化的课程体系,把“民族特色、地方文化特色”为研究重点。教师在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研究与创作初见成效。《甘肃地方音乐文献库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湿地情缘》获敦煌文艺奖、《裕固族民歌的传承保护与研究》、《甘肃武山地方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立项;出版了《哈萨克音乐研究》、《裕固族音乐文化研究》、《甘肃民间舞蹈概述》等专著;我院教师创作、演唱的《赞美甘肃经典古诗词原创歌曲集》由甘肃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入挖掘《古浪宝卷》《古浪老调与民歌》、《张掖民间小曲子》、《定西小调》、《兰州鼓子》、《花儿民歌演唱》、《裕固族民歌演唱》、原创裕固族舞蹈《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等相关的民间音乐、文学、传统戏剧、曲艺等作品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花儿演唱与表演》、《裕固族民歌演唱与赏析》、《敦煌舞蹈》等特色课程;将兰州鼓子演唱与表演、花儿演唱与表演、裕固族歌舞等非遗项目搬上舞台,通过采取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等多种方式加大非遗保护力度,非遗进课堂、非遗表演上舞台、进高校迈出了一大步。
通过项目的实施,挖掘弘扬地方文化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和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之路,促进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服务社会,承担了甘肃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化馆主办的“廉政文化陇上行”、“惠民演出”等品牌艺术实践活动,全省十四个地州市巡回演出四十余场;积极跻身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校企合作中,积积极探索剧目带动教学,促进人才培养的方式,坚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甘肃省陇西华盛文化公司合作开发展演了原创大型原生态舞剧《梦幻九色鹿》学生参演达三十多场次;与嘉峪关方特文化公司、敦煌四库文化公司、甘肃省陇剧院、甘肃省歌剧舞剧院、甘肃省交响乐团等院团合作,师生参演甘肃品牌剧目达四十余场;甘肃省歌剧院合作原创交响合唱《敦煌》达二十多场,参加甘肃省歌剧院大型原创歌剧《貂蝉》的演出二十多场次,并于年8月12、13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两场,受到首都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以及“三下乡”社会实践、联村联户美育教育精准扶贫、“乡村舞台”建设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剧目展演活动。真正地让师生走进生活深处,走进人民中间,用文艺的形式弘扬正能量,以文艺引领风尚,以文艺服务社会,活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自觉投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伟大实践活动中。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以习总书记在十次文代会上的讲话所言,我们文艺教育工作者要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自信,要坚持艺术理论,文艺工作者要胸有大义,心有人民,肩上有责任,我们要践行这样的文艺理念。
一是肩负起培养文艺人才的神圣职责,确立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我院紧紧围绕学校确立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把培养扎根群众文艺人才的使命落到实处。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将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并始终贯彻于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实践、再教学的模式。大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个性发展和就业出路,在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途径上强化创业教育的途径。
二是把握文艺人才培养的时代脉搏,把校企合作作为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突破口,在合作上更加注重用人单位的参与,加大及校外实训基地力度,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建实践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进时代新技术和文艺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与创新。
三是秉承文艺人才培养的传统经验,拓展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新途径。
四是借助文艺人才培养的文化资源优势,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开设“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演唱”、“经典甘肃——历代名人咏甘肃”、“多彩甘肃”等通识课。通过把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学生对甘肃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与我省独特地域和历史文化特色密切结合起来,以“陇原味道”培育中国精神。
通过转变,整和资源、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和实践团队,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稳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效益,加大对地方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我院实际,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特色专业,培养一批服务甘肃文化大省的音乐舞蹈人才,为学校合格本科建设和服务甘肃文化大省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音乐舞蹈学院在服务甘肃地方文化大省建设,以及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建设等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专业调整、师资配备和教学改革的措施,为学院的良好发展及服务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兰州文理学院官方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哪里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