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三个字,就把中国经济说透了

新: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成为年中国经济的“新气质”。这些新气质背后的驱动力量,是中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助推器。

转:“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明显进展,传统产业改造转型持续深入,中国经济正在浴火重生。

变:中国经济增长企稳、质量向优、动力出新等特征明显。需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塑身强体的动能和基础,实现“蜕变”后在中高平台上更高质量的增长。

本文刊于《瞭望》年第51期(ID:OutlookWeekly)

1

新:经济“新气质”扑面而来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姚卜成

年的中国经济,除了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特点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正在提高。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总结指出,“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

一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创新驱动战略正在加速落实,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着新经济加速成长,支撑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也正在加速切换。克服各种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增长的中国经济,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特征。这些都构成了年中国经济的“新气质”。

新技术:经济发展最厚重底色

十八大以来,创新一直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而在“十三五”规划建议所确立的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更是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中国如此重视创新,正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要改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的状况,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围绕创新驱动的目标,中国着力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系统创新,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始终。创新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厚重底色。

置身这一背景之下,年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8月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1.3%,成为世界发明专利授权量首个在单一年度内超过50万件的国家。年前三季度,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9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创新正在为我国经济探索出更宽更广的发展之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持久的动力保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发展质量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而这一转变事关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创新的支撑。对于全社会来说,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创新驱动正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无论是社会宏观层面还是个体微观层面,都认识到了把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重要性,并从不同层面积极行动,主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创新发展的旗帜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建设产业联盟,瞄准攻克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建立国家级创新中心,促进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健全对新技术的容错机制,实行成果转化激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再加上各界广泛







































北京白癜风专科
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0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