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11日,第三届“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研讨会”(“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国内外知名产业组织理论学者和竞争政策领域专家济济一堂,展示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成果。
在研讨会的产业组织理论部分,来自牛津大学的SimonCowan教授和来自乔治城大学的MariusSchwartz教授就价格歧视和不二价的经济学意义展开讨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SturtMcDonald教授则分享了他对于卡特尔垄断定价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研讨会的竞争政策圆桌论坛上,国务院反垄断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竞争法中心主任黄勇教授以“中国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发展的感想”为题作了主旨演讲,对互联网竞争问题、反垄断与知识产权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引发的竞争政策与反垄断问题都做了简要阐述。随后,针对主旨演讲中提到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从制度出台背景、具体审查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目前推行状况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蒋传海教授则结合近年来国内外著名案件深入浅出地提出了他眼中互联网平台经济竞争执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革方案。最后,来自天地合律师事务所的任勇律师就经营者集中申报过程中的实务问题发表了演讲。
在会议的问答部分,针对外国专家学者提出的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保护市场竞争和加强反垄断规制的问题,黄勇教授和李青副局长分别从法律学者和执法部门的角度给出了回答,并就不同观点展开了讨论。黄勇教授认为,不同于西方的供给学派,我国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市场化和打破垄断,而在目前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的竞争政策实际处于缺位状态,部分地方政府仍然运用行政思维和政府权力干涉市场,为数众多的行业协会则希望政府在价格方面予以不合理的支持。凡此种种问题,都有待竞争政策,特别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推行和不断完善去解决。李青副局长表示,结合我国国情和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去产能目标的温和、过渡性质,现阶段深化供给侧改革仍然需要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之间保持平衡。
产业组织与竞争政策研讨会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主办的国内顶尖的产业组织和竞争政策领域的学术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会议旨在将经济学理论分析与立法司法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执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