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病机探微之ldquo诸逆冲上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

本文仅供学习之用,用药请咨询专业医生,古方剂量单位与现在不同,每个人体质病情有异,切勿自行用药。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多逆气上冲的,都属于火。

王冰:“炎上之性用也。”

刘完素:“冲,攻也。火气炎上,故作呕、涌溢,食不下也。”

张景岳:“火性炎上,故诸逆冲上者皆属于火。然诸脏诸经皆有逆气,则其阴阳虚实有不同矣。

“其在心脾胃者,如脉解篇曰太阴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

“有在肺者,如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也。

“有在脾者,如经脉篇曰: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也。

“有在肝者,如脉要精微论曰:肝脉若搏,令人喘逆也。

“有在肾者,如脉解篇曰: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也。又缪刺篇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也。又示从容论曰:咳喘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又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咽还出也。

“有在胃者,如宣明五气篇曰:胃为气逆为哕也。又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其传为息奔也。

“有在胆胃者,如四时气篇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也。

“有在小肠者,曰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也。

“有在大肠者,曰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也。又缪刺篇曰: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也。

“有在膀胱者,如经脉别论曰: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有在冲督者,如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病也。

“凡此者,皆诸逆冲上之病。虽诸冲上皆属于火,但阳盛者火之实,阳衰者火之虚,治分补泻,当于此详察之矣。”

气逆而上冲,即为冲逆,包括呕、吐、噫、哕、呃等。

一、呕吐

见《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二、噫

噫,即嗳气,病因多属火土之气郁而不发,或为寒凝不行,不能上升,郁积日久随气逆而冲出,实为脾胃之气滞,起自中焦而出于上焦。噫证可分虚实。

1.实证

胃中痰火炽盛,治宜二陈(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治痰饮》。陈皮、姜半夏、茯苓各二钱,甘草一钱。)加香附、川连之类以去痰泻火。

或胃中虽空虚无物,而下焦火气上冲,致连绵而嗳者,治宜降火,可用滋肾丸(滋肾丸《兰室秘藏卷下·小便淋闭论》。黄柏、知母各二两,肉桂二钱。研细,炼蜜和丸。)

伤食不化,或饮食过饱而噫者,治宜行气消导,可用十味保和汤(十味保和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四·和阵》。人参、白术、茯苓、半夏、陈皮、砂仁、木香、香附、藿香、甘草。方即香砂六君加香附、藿香,二药皆足以行三焦之气滞,而有助于脾胃之健运与消化。)

以上均为实证。

2.虚证

如因胃气虚寒,脾气失运而噫者,治宜温补中参以疏运,如健脾丸(健脾丸《证治心得卷九·嗳气》引《必用》方。白术、茯苓,白芍、半夏、陈皮、神曲、山楂、当归、川芎。荷叶汤作米糊为丸。)合理中汤(理中汤《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人参、炙甘草、白术各三两、干姜二两。)。

如因胃阳衰而兼痰,则治宜温补化痰之法,方如理中合二陈之类。

可见噫气为火,意指火气炎上之性,并不一定都属于实火。

三、哕

哕,即干呕,也可指干呕之甚者,多因少阳之气不疏。

一般可用橘红煎汤加姜汁,以利少阳气机。若属胃虚者可加人参以养其虚,胃寒者宜加干姜以温其寒。

胃虚而浊气上逆者,宜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以补虚降浊;

如发热者治宜外台黄芩汤(外台黄芩汤《外台秘要卷六·杂疗呕吐门》。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五合。)以散其热;

自利者治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黄芩三两,甘草、芍药各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五合,生姜三两。)清热燥湿,并和其胃。

四、呃

呃逆,总体来说是因气逆于下,直冲于上所致。胃气阻而不降者较为多见。临证有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不同。

1.寒证

素体内寒,或食寒饮冷而呃者,多属寒呃,其证早缓晚急,连续不断,舌苔白滑,脉象迟微,治宜柿蒂汤(柿蒂汤《济生方卷二·哕》。丁香、柿蒂各二钱,生姜五片。)温以降之。

若呃发于吐泻后,则用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治痼冷》。附子二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二钱五分。)以温散其寒。

2.热证

若呃声大,时发时止,燥渴苔黄,脉数而实,则属胃中有热,治宜降其热,可用安胃饮(安胃饮《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寒阵》。陈皮、山楂、麦芽、木通、泽泻、黄芩、石斛。)

若因食滞饱满而呃者,宜保和丸(保和丸《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伤饮食》引丹溪方。山楂三两,神曲、茯苓、半夏各一两,陈皮、莱菔子、黄连、连翘各五钱。曲糊丸,麦芽汤下。)

因发怒而胀闷致呃者,宜用四磨汤(四磨汤《济生方卷二·喘》。人参、槟榔、沉香、乌药。清水浓磨,煎三五沸,温服。)或神香散(神香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和阵》。丁香、蔻仁各等分。研末。)以顺其逆。

呃有痰声,而脉滑者,为痰饮内留,治宜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中》。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炙甘草各二两。)或二陈汤以涤饮降气。

证见心胸刺痛而便黑者,为瘀血内蓄,治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甘草、桂枝、芒硝各二两。)祛其瘀。

3.虚证

属中虚者,治宜大剂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治痼冷》。附子二钱,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二钱五分。)以温脾;

属下虚者,治宜崔氏八味丸(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熟地黄八两,干山药、山茱萸肉各四两,白茯苓、牡丹皮、泽泻各三两,肉桂、附子各一两。炼蜜为丸。)以温肾。

4.实证

治宜清降,可选用三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大黄四两,芒硝半升,炙甘草二两。小承气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大承气汤《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大黄四两,芒硝三合,厚朴半斤,枳实五枚。)

《素问》病机治法之方剂方解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素问》病机探微之“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林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6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