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产业须铲除发展路上的三只quo

最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张,可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却仍相对滞后,在建设、运营、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事实上,这几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已经在不断加快。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年12月底,我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数量超过14万个,公共类充电设施保有量居全球第一,是美国保有量的3.5倍。但是,如果建设、运营、监管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不消除的话,那么中国的充电产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主要是来自三方面压力:充电桩自身、安装费、建设用地费用。据统计,市面上45千瓦的直流充电桩价格约在10-15万元之间,7千瓦的交流充电桩价格约在-元。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安装费用分别约为3万元和元。充电桩建设用地费用则根据地段和用地面积计算,由于充电桩市场需求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商业区、停车场以及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建设成本较高。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难度大主要是由于建设与运营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城市规划、设施建设、配电网改造、设施生产厂商以及运营商等方面,多方利益主体相互协调难度大,这导致整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推进难度提升。

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运营效率整体偏低主要是因为充电桩、充电站的规划和使用不协调,导致“有车无桩”和“有桩无车”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充电基础设施使用率较低,甚至出现充电桩无法正常投入使用的情况。

而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监管,监管难体现为行业监管以及自律体系不健全。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行业管理规范和认证体系不健全,行业准入门槛低,企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给行业监管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在行业准入和过程管控方面。

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我们需要根据现有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模式的优劣势,采取不同模式。比如,在一、二线城市的CBD等商业地产及其他充电需求较大的区域,由企业承担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相关部门做好规划,保证供求关系条件下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难题需要从顶层设计与补贴政策的调整两方面着手。完善顶层设计需要发挥政府主导模式和混合模式中政府作为建设运营主体的主动性,通过多次的需求计算与实地调查,科学制定合理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调整政策补贴方向需要改变“重建设,轻运营”的现状,加快充电桩建设运营补贴的审批工作,统一规范申报流程,降低申报难度,解决补贴落地难问题,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的监管难题需要从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强行业自律两方面着手。加快完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需要严格充电设施产品准入管理,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加强行业自律需要严格落实充电设备新国标要求。构建充电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平台,高效整合不同生产商、运营商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精准发力促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建设、运营、监管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如同三只拦路虎,严重掣肘中国充电产业发展。中国充电产业要想匹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就必须铲除这三只“拦路虎”。

赞赏

长按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9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